6月11日,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受邀参加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关于《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》的座谈会,杨洪同志,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高尔剑参加会议,讨论关于海洋发展“产业、事业、人才、文化”的建议。
参与单位:
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、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、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、南方科技大学、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市海洋产业协会、深圳市海洋学会、深圳市海洋石油服务企业协会、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、深圳市休闲船艇协会、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、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、深圳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
背景情况:
深圳的海洋经济、产业、文化迅速发展,已经跻身世界前列,近年来,深圳勇当海洋强国尖兵,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标,成为彰显海洋综合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先锋。
深圳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全市GDP值10%。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,既是光荣使命,也是划时代的里程碑!在未来,一流海洋大学、海洋高端人才、国际海洋科技成果、国际海洋合作等都将会出现在这座全球海洋中心城市——深圳!
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高尔剑
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方向明确、目标也明确、实施路径也确定,现在就是一步一步去实现。
杨洪同志
海促会愿景:向海而生 逐梦深蓝
当前最主要的就是解决认知问题,我们做为一个滨海城市,以前更多的是看到陆地,由于中共中央给我们的战略使命,要向海发展,更要向深海发展。
指导纲要:
系统构建、总体推进、分进合击、重点突破
产业方面:
1、港口及航运
2、海洋工程装备
3、海洋电子信息
4、海洋生物制药
5、海洋能源矿产
6、海洋旅游文化
7、海洋生态环境、海洋安全
海促会的途径和方法:
1、服务会员:信息交流(政策发布)、排忧解难(争取政策、争取项目)、促进合作 ;
2、立足深圳放眼大湾区,建设海洋大学、建设公共技术平台、高新技术园区、鼓励陆上资源尽快下海;
3、背靠祖国,争取国家项目、国家资源的支持;
4、面向世界,进军南海、进军深海。
深圳市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 张喻
海洋对卫星是刚需,因为海洋是无法架设基站的,卫星的应用在海洋上也是最丰富的,如:海上运输定位、海洋牧场、气象观测、海洋环境监测、海油监测、海上船舶的数字化、智能化、船舶的自动驾驶、以及海上应急、海边防等围绕着卫星的通信、导航、遥感三大功能开发应用。
5月28日深圳出台的《深圳市关于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》此项政策对比北京相关政策更加务实,符合深圳的特色,重点发展卫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。政策上也特别提出支持卫星应用的发展,“坚持“能用尽用” 推广原则,鼓励政府各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根据业务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,优先使用卫星技术,优先采购卫星相关数据及产品;发挥市属国有企业公益服务职能,鼓励建立面向各行业部门,提供多场景支持的卫星数据综合服务平台。积极推动利用卫星技术 解决业务需求,推进“天空地海”一体化动态遥感体系建设,加 强在国土规划、城市管理、环境保护、城市安全、防灾救灾、水务监测、气象服务、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卫星应用,在政府采购、 重大工程设计及招标等领域优先向卫星及应用产业倾斜。”
存在问题:
卫星运营的公司与应用型公司之间的脱节,卫星运营的公司不知道市场上有什么应用需求,应用型公司不知道卫星运营公司的能力,目前能把两者结合好的案例非常少,这里面最缺乏的是认知问题。6月10日正是协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议,会上呼吁最强烈的就是发展物联网企业应用卫星开拓新机遇,发展陆企向海。
提出建议:
1、定期组织企业对接会:邀请应用型企业如中集、中广核,解决方案型的科技公司、基础设施提供方如中兴、卫星运营服务公司如东方红、亚太,共同探讨提出需求、找到痛点,解决问题。
2、政策扶持:发挥深圳先行先试的特色,鼓励卫星与各行各业融合应用,采购及招投标优先向卫星及应用产业倾斜,允许一定的优化过程。
3、扩大宣传:支持卫星及应用领域交流合作,组织论坛、展会等发布通信卫星、遥感卫星和北斗应用有关政策、技术和项目信息,开展行业交流、技术研讨、产品展示等。